刻舟求剑的近义词

刻舟求剑的近义词

守株待兔、一成不变、按图索骥、胶柱鼓瑟、萧规曹随、缘木求鱼、食古不化、依样葫芦

刻舟求剑: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,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,等船停下,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,结果自然找不到(见于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)。比喻拘泥成例,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。
守株待兔:比喻不主动地努力,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,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。
一成不变: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刑者,侀(型)也;侀者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”原指刑法一经制定,不可改变。后用以指固定不变。成:形成。
按图索骥: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。原作按图索骏。明杨慎《艺林伐山》卷七记载,伯乐有个儿子根据伯乐《相马经》上有关马的描写去寻求好马,结果把一个大蛤蟆当成了马。伯乐知道后讥笑他说:“所谓按图索骏也。”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(含贬义)。现多用在正面,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。
胶柱鼓瑟:比喻拘泥,不知变通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蔺相如曰:‘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’”柱:瑟上调弦的短木,柱被粘住,音调就不能变换。
萧规曹随:萧何和曹参在西汉初期先后任丞相。萧何创立了一套规章制度。他死后曹参继任,完全照章行事。汉扬雄《解嘲》:“萧规曹随,留侯画策,陈平出奇,功若泰山,响若坻。”后用以比喻依照成规办事。
缘木求鱼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,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。比喻方向、方法不对,一定达不到目的。
食古不化: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,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。
依样葫芦: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,比喻单纯模仿,不加改变。也说依样画葫芦。